《中国诗词大会3》中百人团里的少年团。
本报讯(记者 李夏至)《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回归了。上周五晚,《中国诗词大会3》在央视十套晚间黄金档首播,并将连续十天播出。前两季已经火遍大江南北的这档文化综艺节目,第三季正在发生许多改变。
从赛制看,第三季增设的淘汰制让赛况更加激烈。节目组从全国超过10万名报名者中层层选拔,并根据选拔成绩选出140余位选手,这些选手分别组成百人团和预备团。每场比赛中,百人团答题成绩末位的4位选手降级场外预备团,预备团答题成绩排名前四的选手则晋级补位。
预备团和百人团之间淘汰制的建立,也让过去节目中的“放水”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据总导演颜芳介绍,过去百人团没有淘汰制,而百人团的出错率又直接决定了现场选手的得分,这导致很多人比到最后觉得自己冲不上去了就开始放水,“比如说我喜欢陈更,那我就在她答题的时候故意放水。现在有了预备团,一旦场内比赛的人不好好答题就会被淘汰,预备团的人补上。这样一来大家会对比赛更加尊重,对自己答的每一道题更加较劲。”
第三季以“人生有诗意”为主题,选人标准除了是诗词高手外,还需要是“高手里有故事的人”。已经播出的节目里,既有吟得一首好诗的乌克兰小伙儿曾子儒,也有年仅六岁半就能熟背500多首古诗词的“10后”沈子扬。为了一圆女儿梦想而历经了全胃切除手术仍然坚持参赛的警察夏鸿鹏,更是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
节目组透露,“诗词高手里有故事且会表达的人”,在选人时被选中的可能性更大,“对我们来说,节目所要表达的人心和人生是最重要的。节目中的所有玩法、规则都是为了表达‘人生有诗意’这一主题。”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选手只要有故事就能登上舞台,“故事需和他本身很贴合,比如说关乎人生转折、职业、与他人的关系等,都是跟人本身相关的。这中间,诗词肯定是桥梁。如果这人不懂诗词,只有故事肯定也不行。”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备受观众热爱的“飞花令”,在第三季升级为“超级飞花令”,在比赛时间上大幅缩短,要求对战选手无缝衔接。此外,还推出了全新的“诗词接龙”,场上两位选手轮流说出一句诗词,每一句诗词的首字要与对手说出诗词的尾字相同,无法接句即为失败,这显然对选手的诗词储备量有很高的要求。
颜芳透露,第二季时节目组就通过收视曲线发现“飞花令”部分观众的参与度很高,“这种参与感体现在观众自己虽然做不到,但愿意观赏,我们就想把这种竞技感强、你来我往的部分放大,也能体现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心态。”赛制上的设计归根结底都是希望提升节目的关注度,“诗词这个题材本身就有点高冷,我们做电视的除了要让它准确无误地传播出去,还得将它转化成一种能够落地的东西,否则,它还是束之高阁的,还是小众的。”